焦点新闻

张昌山出席2018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并在闭幕式上致辞

来源: 时间:2018-12-21 作者:

12月14日,2018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在景洪市圆满闭幕。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遗产司、柬埔寨外交部湄公合作司、缅甸宗教事务和文化部考古与博物馆司、泰国文化部艺术司、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国际合作局、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文化遗产局,以及来自中国诸多高校和文化遗产科研机构的超过70余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参会,带来了40余场主旨演讲和专题发言。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支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云南大学主办,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是在国家文物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的支持下,为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促进区域文化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研讨会议程围绕4个分主题展开,分别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湄公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与考古发现”“传统村落、古镇、历史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澜沧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与考古发现”。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校党委书记张昌山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他指出,本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旨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聚焦湄公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探讨国家、民间与学界三个层面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形成多元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他表示,通过这次研讨活动,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达成共识:第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区,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该地区在传统村落等乡土建筑遗产保护、考古发掘、文物修复、民族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交流合作的空间,搭建更多的交流合作平台;第二,形态多样的文化遗产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最为重要的资源,是该区域各民族人民与世界对话,促进地区经济转型、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地方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的使命与责任; 第三,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现代化语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推广,面临很多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中国和湄公河五国在保护、推广、传承传播方面有很多实践经验值得相互交流、相互借鉴,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平台,搭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机制,共同促进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澜湄流域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理念的交流沟通,以及实践行动的务实对接。通过共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共商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持续为澜湄流域国家的文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Copyright  ©  2003 – 2024 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